“什么?要“插管”?是不是要把颈子割开,是不是痛得很,那不得行哦……”

ICU:又称重症加强病房,重症医学科;是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在ICU,很多患者可能需要“插管”来抢救生命,但是,当医生和患者家属说要“插管”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拒绝,还“吓”得不得了。那“插管”到底是啥子操作嘛,有些啥子讲究嘛,下面就和你来聊一下。
什么是“插管”?
“插管”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气管插管”,它是人工气道的一种,就是用特制的管子在专业医生的专业操作下从口腔或鼻腔插到患者的气管里,提醒你哈,都是专业人士操作,是有技术含量的。它是一项急救技术,可以使患者气道快速开放,采取措施后有效呼吸,从而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机会。INCLUDEPICTURE \d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7TcPedRu92Dqg4rnBpogFRTx5tTdtmApjLo2HQKeyClKMjaqHicV7C6XOZBCkTzh1NMcYTdkvbYaZt4BWqORfRg/640?wx_fmt=jpe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 MERGEFORMATINET


那刚才说的“割颈子”是不是“插管”?,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用手术刀从颈部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叫“气管切开”,是人工气道的有创方式,而气管插管是人工气道的无创方式,所以不要虚,不到万不得已,医生是不得轻易“动刀子”的。
为什么要“插管”?
说白了,就是“不能正常呼吸”,以下情况都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1、心跳突然停了,比如路边看到突然倒地心跳骤停患者。2、自己的呼吸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了,比如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的患者;3、痰液、胃液或气道出血随时可能返流误吸的患者,比如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等影响正常通气的情况,比如喉梗阻的患者;5、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
……当然还有很多特殊情况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也会需要气管插管,就不一一赘述了。你要明白的就是,当医生给你说要“插管”了,就是很紧急的情况,需要你马上做决定。
“插管”痛吗?
这里很负责的告诉你,不得痛,气管插管虽然看着难受,但是医生会使用药物,使患者在入睡情况下进行插管,就不会感到难受或痛苦,就像做“无痛胃镜”,会让你美美的睡一觉。插管完成后,为了避免患者对管子不耐受,保障有效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镇痛镇静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如何维持日常生活?
大部分插管患者由于治疗需要,是不需要说话的。部分插管的患者清醒有需求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写字、图片、点头摇头等方式进行沟通。吃东西、喝水我们会采取安置胃管鼻饲食物和药物,或者“静脉输液”补充。总之,有多种方式保证患者的身体需要量和电解质的平衡。
为什么把我栓起来?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很关心的,很多家属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患者双手“栓起”。“栓”这个字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保护性约束”。顾名思义,ICU患者病情危重,管路多,气管插管作为最重要的生命管道之一,若患者在不清醒的情况下,自己把管子拔出来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适当的约束,是保护患者安全的方式。

什么时候取“管子”?
医护人员每日查房,对患者进行唤醒,根据各种检验检查指标和生命体征情况,结合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综合评估。当患者可以拔管时,医生会提前向家属及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确保拔管安全。拔管后,患者还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如监测呼吸情况、吸痰、湿化等。拔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症状,一般这种情况两三天后都会好转,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和焦虑。
气管插管是紧急抢救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科普你能全面的了解它,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和专业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要畏惧,积极面对,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