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病区

科普知识

走进ICU患者的“捆绑”之旅

发布日期:2025-02-26    作者:     来源:     点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关于捆绑相信很多家属听到或见到后会感觉到很困惑,为什么发现很多患者的手、脚被捆绑在病床上,但其实这是对患者一种保护性的身体约束。是像下图中这样的约束吗?不是的!今天带大家走进保护性约束!

1、什么是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指应用物理、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邻近患者身体,达到限制患者活动或阻止患者靠近身体某一部位的目的。

2ICU患者为什么需要保护性约束?

通常入住ICU病房的患者因其病情危重,实施的有创操作多,需要在患者身体上留置各种管道,这些管道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因此他们会有拔管的倾向。机体痛苦及陌生环境常导致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或焦躁等状况。部分患者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出现自行拔出引流管、静脉插管等,严重者出现坠床、气管插管脱出导致窒息等意外事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通常为了保障患者的入院安全以及后续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实施保护性约束成为ICU病房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临床干预措施。


3、适用人群

1)严重意识障碍、有伤害自身或他人风险的患者

2)疼痛剧烈、烦躁不安、需要镇静治疗的患者

3)病情严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范围的患者

4)手术后需要保持静止状态的患者

5)其他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特殊情况


4、约束前的评估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以及是否有既往病史等。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是否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以及约束的方式和强度。同时,会向家属解释约束的原因和必要性,征求家属同意后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


5、常用的约束方式

1)腕部约束:使用约束带将患者的手腕固定在床沿或床架上,限制其手臂活动范围。

2) 肩部约束:使用约束带将患者的双肩固定在床沿或床架上,限制其上肢活动范围。

3)膝部约束:使用约束带将患者的双膝固定在床沿或床架上,限制其下肢活动范围。

4)全身约束:使用多条约束带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在床上,限制其全身活动范围。

6、约束期间的观察与护理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以及约束带的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同时,要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清洁卫生,定期更换约束带和清洗患者皮肤。

7、解除约束的时机

当患者不再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及时解除约束。解除约束的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结果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患者意识状态好转、生命体征稳定、疼痛得到控制且无需再使用镇静药物时,可以考虑解除约束。